![]() |
首页—新闻中心 |
减税之外:期待监管给力 |
发布人:jingdie | 来自:广州精碟工商财税 | 发布时间:2011-03-09 11:45:49 | 点击次数:1478 |
![]() |
“改善分配的路只有两条,要么在一次分配环节,加薪;要么在二次分配环节,减税。” 记者/汪 伟 在关于征税的法律法规政策层出不穷的今天,关于减税的消息弥足珍贵。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“两会”前接受网友提问时宣布,国务院将讨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,两天后,《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(草案)》即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。虽然新的起征点仍然至今没有公布,但任何减免税收方面的利好——不管幅度大小,都足以在纳税人中激起如释重负的波澜。相比于对个人缴税的“斤斤计较”,在对政府收税及税收如何使用方面,人们的心态似乎要随意得多。 根据财政部匡算,中国政府2010年度的财政收入超过了8万亿元。和国民经济总量(GDP)一样,中国政府的收入也在世界各国中排名第二,仅次于美国政府——这些钱将做何分配,一分一厘花在哪里,详情现在还不得而知。 审议财政收支预算草案是全国人大的主要议程之一。但在预算报告获得通过之前,一般公众往往都不知草案的具体内容。以2010年“两会”为例,预算报告直到在人大上获批两天后,才向公众发布。 令人略感欣慰的是,今年人大开幕后,财政部发布了《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》的摘要。但摘要中的表述依然俭省,全文约6000字,关于2011年预算草案的部分更不足3000字。其中,中央财政支出名下分为17大类,每类后仅提供一个总数及其在总支出中的占比。 “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”,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说,“要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,办了多少事。”要实现这个目标,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 |
![]() |
广州精碟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:020-28075188(正常上班时间12条服务专线) |
|